六六小说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88章 中南王二(第1页)

道明帝被问的一愣,他还真未想过这个问题。

潜意识中,就顺着话头问:“左相觉得呢,封号该定为?”

亲王的封号一般与封地有关,比如陛下当年封地在甘肃,先帝给他的封号就是“雍王”。

如果要废了太子之位,给他定封号,就得看陛下愿意将何处作为废太子的封地。

左相察看着陛下的脸色,小心翼翼道:“如今镇海公已上交兵权,东南一带,已经没有勋贵镇守。”

道明帝还在为太子封号之事烦忧,冷不丁,没想到左相将话题绕到镇海公身上去。

不过既然说到镇海公,道明帝心中升起一丝愧疚,喃喃道:“镇海公从先帝朝开始就镇守东南,于我洛国确实,无功劳也有苦劳。”

左相一阵无语,一个声音内心跳跃:镇海公功劳大大的好嘛!不只有苦劳!

然为人臣子,他在此事上选择缄默。

不如趁着当下道明帝对镇海公府还有一点愧疚之情,为太子多争取一丝权益为上。

他斟酌着措辞,继续将道明帝往一个方向引导:“倭寇之患还没有根除,那边还需朝廷派遣一位勋贵去镇守。”

如今因为倭患,禁止海上贸易。沿海居民只能靠海吃海。又远离京都,所以,经济并不达。

按洛国体制,若是有勋贵镇守,则州县需听勋贵治理之言,这有利地方统治之举。

“那偏远,太子被废,还去那么远的地方,朕有些于心不忍。”道明帝难得在人前,对姬无由露出一丝袒护之意。

“陛下慈父心肠,想来太子定能理解陛下的苦心,”左相恭敬地低垂着头,说到这儿,再接再厉,“若陛下过意不去,不妨将封地划大一点。正南的湘州一并封给太子,反正地广人稀,都需人前去为陛下治理。”

道明帝缓缓吐了口气,左相这个办法也是不错。

只是多少有点对不起他这个大皇子,从储君之位被废黜不说,还被指派那么偏远的地方镇守。

他还有一点不忍:“不若在京都附近寻一处封地,让他去,毕竟离皇宫近,封地也富饶一些。”

若被封在京都周边,那和被监视,有何区别。虽说富庶,但处处皆受牵制。

“太子待人宽厚,想来并非要争封地贫富,”左相琢磨着陛下的心思,小心用着措辞:“若是让太子前去东南戍边,再加湘州,想来也能宽慰老臣之心。”

你别说,左相果然揣摩对了。

当初收缴镇海公的兵权,道明帝是有点儿担心寒了老臣们的心。

听左相之言,这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。

道明帝低头,沉思。

近几年贵妃一直在他耳边说,皇后娘娘一家独大,镇海公拥兵自重;右相也一直谏言,外戚独大,不利于他皇权的威严。

所以,他有意打压太子,削弱他的势力。

如今姬无由都不是太子了,镇海公卸任,的确无需再费神。

何况边陲之地,匪患、倭患不断、年年不时有自然灾害生,也确实需要人去镇守,既如此,不若就让废太子前去。

想通这层,道明帝缓缓点了点头:“就依你之言。”

“陛下可需要微臣,现在帮您草拟圣旨?”左相一字一句说道,宽大袖袍中的双手都微微流出细汗。

做了道明帝多年的臣子,左相心知,此事必须立即敲定下来。

否则依照陛下的定性,万一等会去了史贵妃的禧秀宫,枕边风一吹,陛下就可能改了主意。

问完这句话,左相甚至担心地竖起耳朵,仔细辨听;也唯恐这关键时刻,有人进来扰乱了方向。

好在,道明帝沉吟半晌,心中的那一丝愧疚,让他身为人父,难得果断了一次,朝着高义公公唤道:“去取黄卷。”

“拟旨!”

是以,道明帝口述大意,左相执笔,君臣二人很快就将圣旨写好了。

东宫,下了早朝的姬无由,一脸冰霜之色。

江蕈听得平安报来得讯息,立即明白。

虽说事突然,但二人早前就分析过利弊得失,要远离这权势中心。

江蕈明白,这番是以退为进,保全实力,不得已为之。

她上前挽住他手臂,关切问询:“是否即刻召东宫属臣前来?”

姬无由轻轻点了点头。

待众人赶到东宫,都还心事重重,朝会上的事他们都有耳闻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